有风有雨有人气 第30期新媒体小灶开到周浦镇

蜂鸟

白宫近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危机----特朗普和他最铁杆的基本盘“玛噶党(MAGA)”之间的关系首次出现了裂痕,其导火线竟然是争议多年,遍布疑云和阴谋论的爱泼斯坦案。
为何忠于特朗普十余年,从未动摇的玛噶党支持者,会因为一件扑朔迷离,与普通人也毫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丑闻,第一次对他们一手推上总统宝座的特朗普表示反对?
这个联盟又是否会就此瓦解,或产生无人预料的后果?
作者|金煜
编辑|李固
玛噶党:两次助特朗普当选的忠实铁杆
提到“玛噶”(MAGA),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特朗普;而提起特朗普,也绕不开玛噶党。“MAGA”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缩写,是特朗普在2015–2016年首次竞选总统时提出的著名口号,也由此成为他铁杆粉丝的标志性象征。
他们常佩戴印有“MAGA”字样的红色棒球帽。
从更广泛的美国政治意识形态来看,MAGA是奥巴马时期“茶党”右翼运动的延续,也是美国新时代右翼民粹主义崛起的标志。
特朗普能两次当选总统,也反映出美国社会对民主党和传统共和党建制派、中间派的长期不满。
然而,并非所有支持特朗普的选民都自认为是“玛噶”。今年,支持他的选民出于各种不同的理由。
有人不喜欢他的性格与个人特质,反感他的丑闻,或不认同他在某些政策上的立场,例如他应对新冠疫情的方式,对2020年大选结果的不接受,以及他在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中的角色。只是因对其经济或移民政策的认可,和自身利益等投下支持票。
这些选民的态度决定了特朗普支持率的波动:高峰时期支持率可达顶点,如当选之际;低谷则如当前——他上任半年后,支持率降至历史新低。盖洛普的最新民调显示,其当前民意支持率仅为37%。
但另一方面,自特朗普涉足政坛以来,他的支持率从未低于30%。
这意味着,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始终坚定地支持他。即使他推出争议极大的政策、深陷层出不穷的丑闻,这部分铁杆MAGA支持者依然追随他,支持他的一举一动。
他们从未对他提出批评、质疑或反对。正因为特朗普在这些人群中拥有如此牢固的支持基础,共和党内许多政客才会选择要么公开支持、要么保持沉默,与特朗普保持一致立场。
然而,这一看似坚不可摧的政治联盟,最近却因爱泼斯坦案,首次出现了裂痕。
爱泼斯坦的高光时刻:朋友圈尽是权贵
爱泼斯坦案是近年来公共舆论场中最受关注、最引发猜测与追问的案件之一,至今仍远未平息。它牵涉到一些全球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物,以及大量尚未解开的谜团。由于政府在信息披露上极不透明,这起案件也因此成为民间各种理论、假设、叙事与阴谋论的集中地。
杰弗里·爱泼斯坦是一位自称“金融家”的富豪,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在多地拥有房产,包括一座后来臭名昭著的私人岛屿。
他常年乘坐私人飞机全球穿梭,但财富来源却令人疑窦丛生。
在华尔街,他并没有公开记录可解释其巨额财富的来源。他的资产几乎全部藏匿在分布全球的离岸账户之中。
爱泼斯坦更为人所知的是其盘根错节的精英朋友圈,几乎囊括了当时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社会地位与财富的阶层。
他在纽约银行业和财务咨询领域,通过与高净值客户打交道起家。然而,唯一公开承认为他客户的,仅为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其他被传与他有往来的人士,大多数予以否认。
尽管如此,还有大量公开信息记录了众多公众人物与爱泼斯坦之间曾存在某种合作或接触。
他以“金融家”和“慈善家”的身份频繁出入上流圈层,曾与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现任总统特朗普、科技巨头如贝索斯、扎克伯格、谢尔盖·布林,名模娜奥米·坎贝尔,以及物理学家霍金等人共同出席派对。
他的电话薄中更记录了诸多名人的联系方式,包括传媒大亨默多克、纽约富商迈克尔·布隆伯格、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甚至还有外国政要,如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以及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等。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爱泼斯坦人生最为得意的阶段。他曾出入白宫,与克林顿会面;其后更与克林顿因慈善事务展开合作,并一同乘坐私人飞机。
他与当时还是纽约地产大亨的特朗普关系密切,二人曾有商业往来,并频繁共同出席派对。两人在派对中对跳舞女性评头论足的视频画面,如今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爱泼斯坦也向美国两党都有过政治捐赠:自1989年至2003年,他向民主党捐款逾14万美元,向共和党团体捐款则超过1.8万美元。
东窗事发:充满疑云的认罪交易和死亡
爱泼斯坦真正成为刑事案件核心人物的起点,是在本世纪初期,在他居住地之一佛罗里达州,在一些女性报警后,警方据此开始调查其涉嫌性侵年轻女性的指控。
这项调查持续了一段时间,并掌握了相当明确的证据,但最终警方并未对他提出严重指控,仅以两项轻微的卖淫与嫖娼罪名起诉,并与其达成了一项很可疑的认罪协议。
根据该协议,爱泼斯坦只需在最低安全等级的监狱中服刑十几个月,而且每天可以以“工作释放”的名义自由外出。
警方与爱泼斯坦达成的认罪协议以及对其极为宽大的处理方式,激起了巨大争议。
在舆论压力下,促成该协议的时任美国联邦检察官、后担任劳工部长的亚历山大·阿科斯塔最终辞职。而媒体则持续深挖此案背后的黑幕。
2018年,《迈阿密先驱报》披露了警方与爱泼斯坦私下交易的细节。次年,爱泼斯坦再次因涉嫌人口贩卖和性交易被联邦调查局及纽约警方逮捕。
此次被捕过程中,爱泼斯坦长年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庞大地下性交易网络也进一步浮出水面。
据指控,他在多年间将大量未成年少女带入遍布全球的豪宅中,供客户进行性交易。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他在加勒比海拥有的私人岛屿“小圣詹姆斯岛”。
他的私人飞机常搭载疑似未成年少女前往该岛,甚至被当地居民称为“洛丽塔快线”(意指纳博科夫著作中的少女角色)。
除了刑事追责,爱泼斯坦的两次入狱也引发了大量由当年受害的未成年女孩提起的民事诉讼。这些诉讼指控他经营着一个“性虐待网络”,并向“美国知名政客、有权势的商业高管、外国总统、一位国家总理以及其他世界领导人”提供未成年女孩。
有诉讼称他实施了直接性虐待。另一位受害者在证词中表示:“我的整个生活都围绕着取悦那些男人,以及让吉斯兰和杰弗里开心。他们的整个生活都围绕着性。”?
尽管部分案件已经达成和解,许多诉讼仍在进行中。
与爱泼斯坦同时被捕的,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即他的女友吉斯兰·麦克斯韦尔——媒体大亨罗伯特·麦克斯韦尔的女儿。
她被控与爱泼斯坦共谋,负责招募和安排未成年女孩进行性交易。
这起案件的阴谋色彩和悬疑气氛在爱泼斯坦之死上达到了高潮。再次被捕不久后,他被发现在监狱中死亡,官方宣称他使用床单上吊自杀。
然而,尽管他此前已有一次自杀未遂的记录,并被列入“自杀监控名单”,但其死亡过程还是存在诸多不合常理的地方:事发时他并未与其他囚犯共处一室;看守未按规定定时查房;监控录像缺失了关键的数分钟。
《连线》杂志的最新披露称,缺失时间多达8分钟,且与官方说法不同的是,牢房还有其他未公开的出入口。此外,媒体还披露有疑似穿着橙色囚服的人进入了其牢房。
种种异常细节始终在不断被媒体和公众审视、追问、追责。由于官方始终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爱泼斯坦之死逐渐演变成一场阴谋论的温床,并持续发酵,至今仍未平息。
特朗普与MAGA首度对抗
因爱泼斯坦而与基本盘玛噶党发生分裂,恐怕是白宫此前始料未及的局面。
今年2月,司法部长庞迪曾公开表示,备受关注的“爱泼斯坦客户名单”正“摆在我的办公桌上”等待审阅。然而,到了本月,联邦调查局与司法部却突然宣布,所谓的“客户名单”并不存在,也没有证据表明爱泼斯坦曾利用性交易偷拍视频敲诈任何人,并重申其死因为自杀。
这一声明在玛噶党内部掀起轩然大波。众多以往几乎从未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右翼人物和舆论领袖,纷纷发出质疑与指责。
“他们不认真回答我的问题,反而叫我闭嘴,说案子已经结了,还骂我是阴谋论者,这真的让人无法接受。”著名右翼媒体人、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愤怒地表示。在另一个场合,他强调:“我投票给总统,也曾为他积极助选。我并不是在攻击他。但我认为,即便是那些完全支持MAGA主要议程的人,也会觉得这件事太过分了。”
“这关乎透明度。我们之所以投票支持特朗普,是因为我们希望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位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梅根·凯利也表达了类似不满。
面对玛噶阵营内部罕见的怒火与质疑,特朗普的回应显露出他愈发急躁与失控的情绪。
“别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杰弗里·爱泼斯坦身上了,没有人关心他。”他在7月12日于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所谓的“爱泼斯坦文件”都是假的,是民主党捏造的谎言。
7月16日,他再次发文,称其为“爱泼斯坦骗局”,并指责MAGA支持者轻信谣言:“我曾经的支持者竟然相信这些胡扯……我不再需要他们的支持了!”
白宫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面对玛噶党内部突如其来的反弹与批评,白宫高层也颇感震惊。他们未预料到特朗普最忠实的支持群体竟也会爆发如此强烈的不满。而特朗普冲动、怨怒的回应,不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网络上,不少铁杆支持者纷纷表示自己感到被背叛,愤怒难抑。
爱泼斯坦案触及MAGA核心价值
长期以来,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始终对他保持高度一致的支持。他们为何会在“爱泼斯坦”这个议题上,首次对这位政治明星总统产生质疑呢?
事实上,爱泼斯坦议题很可能触及了玛噶党的身份核心。
作为当代美国右翼民粹主义运动的代表,玛噶党的核心诉求一直是“反建制”。他们的世界观、叙事体系,乃至所依赖的各种阴谋论,均建立在对政府极端不信任、对传统建制派及富人精英阶层的强烈反对之上。
他们推崇特朗普,正是因为他高举“改造华盛顿”的旗帜,誓言打破“深层政府”,清理政治“污泥”,他被塑造为一个“讲真话、揭黑幕”的人民代言人。
而特朗普在仕途中也不断迎合这一身份设定——将所有对他的调查、丑闻揭露、批评攻击,都描绘为“深层政府”对他说真话者的打压。
他经常把自己塑造成“为民受苦”的殉道者形象,抗击腐朽政治体制和虚伪精英阶层。
在爱泼斯坦事件上,特朗普也曾刻意撇清与其关系。
他表示认识爱泼斯坦就像“任何一个佛罗里达人那样”,两人早已断绝商业往来,自己也从未踏足爱泼斯坦的私人岛屿。
与此同时,他在竞选时期多次向玛噶阵营承诺:如果再次当选,将立刻公开所谓的“爱泼斯坦客户名单”。
正因如此,他如今对该案态度的突然转变,让玛噶党人如遭当头棒喝。在一贯热衷阴谋论的玛噶支持者眼中,爱泼斯坦正是虚伪上流精英阶层的化身。
他的“秘密”被掩盖,正是权力集团在隐瞒不可告人的交易。而特朗普本应代表人民揭露真相,如今却似乎站在了“敌人”那一边,变成了他昔日誓言清除的“深层政府”的一员。
这种“立场反转”令许多支持者倍感失望,甚至第一次对特朗普的动机产生怀疑。
此外,特朗普向来擅长倾听基本盘的声音,善于说出让他们满意的话语。
但这一次,他却反常地以愤怒回应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或许意味着,身处权力巅峰的他,忘记了最初给予他支持的群众,也抑或说明出于某种原因,他在爱泼斯坦案上确实有着不愿公开的立场与情绪。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白宫与基本盘之间的这场“内斗”危机显然尚未平息。
白宫正在努力转移舆论焦点,但民间讨论与媒体质疑仍在持续发酵,各方力量不断介入,力图影响事态发展。
保守派的《华尔街日报》也刊登重磅报道,披露特朗普曾为爱泼斯坦生日撰写淫秽贺词,特朗普愤怒回应,乃至威胁起诉默多克家族。
与此同时,仍在狱中的爱泼斯坦女友吉斯兰·麦克斯韦尔,也被曝出正与司法部接洽,有可能通过提供对白宫有利的信息换取减刑或自由。
在玛噶阵营内部,虽有部分意见领袖对特朗普表现出“愿意缓和”的姿态,但广大支持者仍难以接受“爱泼斯坦事件就此画上句号”的说法。
猜测与讨论仍在燃烧,而一旦出现新线索、牵连更多权贵,相关人士可能会为自保而向外泄密,媒体也势必再次抛出重磅“猛料”。
无论怎样,爱泼斯坦案短期内都不太可能如特朗普所愿“彻底结束”。它不仅成为当下最具争议性的公共事件之一,也可能演变为特朗普政治轨迹的转折点。
发布于:北京